“首发专项”第三批十大成果发布
9月10日,以“智领未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创新成果发布暨启动活动在京举行,发布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4年第三批十大成果,启动北京市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建设。
9月10日,以“智领未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创新成果发布暨启动活动在京举行,发布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4年第三批十大成果,启动北京市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建设。
今天是2025年9月3日,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举行,国产新型装备以体系化、智能化的姿态亮相北京。材料强则制造强,制造强则国家强。八月的高分子材料产业,正以一场场技术突破与产业合作,向祖国献上最坚实的贺礼。
9月3日出版的《辽宁日报》,1版以《盘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赋能产业振兴》为题,报道了盘锦聚焦全面振兴,做优高等教育,做深科研合作,加快人才引育,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同时,3版以《盘锦以人才之笔精绘产业“丰收图”》为题,用整版篇幅对盘锦人才赋能产业发展进行
9月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经开区·新质生产力典范区专场。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磊介绍,“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坚持“小政府、大社会、专业化”改革方向,立足经开区产业发展和企业群众实际需求,发布实施
▲9月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经开区·新质生产力典范区。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9月4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经开区·新质生产力典范区专场。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磊介绍,“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坚持“小政府、大社会、专业化”改革方向,立足经开区产业发展和企业群众实际需求,发布实施
在国家数据局发布的第二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名单中,银川市成功入选,标志着银川市在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发《稳就业在行动丨“清单式”帮扶 离校就业服务不断线》,其中关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依托自主研发智慧平台,帮助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2 .近日,浙江正式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智能专科医生方向)建设,聚焦构建算力保障、数据支撑、模型研发、验证测评、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中试验证平台。
一块钠电池,藏着山东制造的创新密码。从肥城废弃煤矿里“长”出的科技新星,到10万平方米的蔚蓝科技产业园,零壹肆用多年坚守,把“冷门”赛道跑成“热门”变革。
走进园区,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触角无处不在。在包头、乌海、鄂尔多斯等地,实体化运营的集成服务中心成为了企业的 “贴心管家”。这些服务中心作为全要素服务的 “前哨窗口” 和解决难题的 “牵头基地”,背后是一套严密高效的顶层设计 ——“三级联动” 工作机制。通过整合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探索面向新一代智能终端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正从试验探索迈向价值创造阶段,引发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深刻变革。
近日,省委主要领导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调研。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校领导也相继来长沙进行对接合作。在各个交流、互动的场合上,“务实”“互惠”成为关键词。
在金山碳谷绿湾产业园内,试四化学品公司与年轻的迈思飞新材料公司携手演绎了一场“创新接力”。作为上海市首批新材料中试基地,试四化学品公司凭借专业的中试平台与产业化经验,为初创企业迈思飞的可降解微球材料技术架起了从实验室迈向市场的桥梁。
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筹备执行组负责人孙德智说:“这个就是我们平板卫星呈现的多星堆叠的状态,它目前是在火箭的整流罩里面。可以看到它的整个卫星的结构状态,其实是一个平板型的。我们的卫星就是面向未来的标准化的发射,能够提升发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发射的
8月8日上午,2025年数字化转型成果交流观摩大会在唐山召开。会议旨在总结推广企业数字化建设、智能建造经验成果,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赋能工程建设企业高质量发展。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累计制修订制造业中试标准50项以上,初步构建适应制造业技术创新趋势、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中试标准体系框架。到2030年,累计制修订制造业中试标准100项以上,全面建成涵盖基础通用、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的中试标准体系,实现关键领域、重点
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鄂尔多斯市苏里格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訾雪峰告诉记者,该基地近日将正式投入使用,发展愿景是构建一个集“研发—中试—应用—产业化”为一体的全域中试基地。